首页

伊轩女王合集

时间:2025-05-30 05:41:32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87943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8日11时左右,飑线途经广州,给全市上空先后盖上乌云,广州仿佛一秒入夜,天色变暗如黑夜,随后迎来狂风骤雨。当日10时30分至11时30分,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录得全市最大降雨量达46.7毫米,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录得全市最大阵风30米/秒(11级)。

人民日报连发4篇重磅评论,传递的改革信号非同寻常

如何让卫生健康服务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便捷化?近日,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推出综合性卫生健康便民电子地图。该地图详细标注了哈尔滨辖区近5000个卫生健康类服务场所,分设自动除颤仪、免疫接种、职业病诊断等热门服务板块20个。那么目前该电子地图的成效如何?3月19日,记者走进医院、患者家中等地进行探访。

外交部:三名被美方错误羁押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

香港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举办这样的研学班,是希望延续培侨中学的历史。当天参加研学班的考察团成员主要是培侨校友的子女,他们的父辈毕业后,有的甚至没读完书就到菲律宾发展,参与当地大量政府和民间的工作。这些校友对培侨中学充满感情,也希望他们的下一代延续这份感情,同时希望通过培侨中学的纽带了解国家和香港的发展情况。

两部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生态环境执法协同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她说:“可能是我绕开了一些现实吧,现实中丑陋的东西其实很多,但是那些东西不值一提,那些写出来除了煞风景外,真的不能给读者任何益处。这样去写作,并不是说我欺骗性地去写,美好的东西集中去展现,这是我的方式。你要说我只写美好,也不是的,你看我写的那些人物,没有完美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甚至是很讨厌的人。他们无论多讨厌,也都有可爱的一面,或者是可贵的品质。”

第二届两岸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研习营福建东山开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